在进行软装时,很多人往往忽略了灯具的重要性。
灯具兼具美观和实用,挑选到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灯具,能为家装增添更多亮点,对室内装修整体氛围的营造也很有帮助。
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带你深度挖掘一下灯具的挑选技巧,让你成为选购小能手。
我们去购买灯具时,一般第一个关注的要点是这个够不够亮。
很多人都会看灯具的瓦数,认为瓦数高就一定亮,但实际上靠瓦数来判断亮度往往不太准确,要想选到亮度合适的灯具,还是得看这几个参数才靠谱。
以前人们买灯具时都通过瓦数,但随着LED灯的出现,这种方法就变得不靠谱了。
LED灯只需要很低的瓦数就能有很高的亮度。
例如二十瓦的LED等可能比一百瓦的白炽灯还要亮。
所以便出现了流明这种新的参照单位,如今大多数灯具的标签上都有标注流明,让消费者能够选到更合适的灯具。
流明可以简单理解为灯具的光输出量,在灯具标识上通常标为字母lm,流明的数值越高灯泡就越亮。
家中各个区域所需的照明强度不同,一般来说客厅每平米需要一百流明,卧室的照明相较客厅低一点,大约每平米九十流明就足够了。
灯具够不够亮,能不能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,专业一点的人士还会结合照度做参考。
照度指的是有多少光线照射到物体上,单位为勒克斯,选购灯具时我们可以参照相关行业标准,客厅的标准是300勒克斯,卧室的标准是200勒克斯,如果是有阅读需求的区域,标准为500勒克斯。
在确定亮度和照度之后,需要关注的下一个参数就是色温了。
很多人以为色温就是橙色灯还是白色灯的问题,实际上色温是影响家庭气氛的主要因素,并非很多人理解的就是选择灯的颜色这么简单。
适合的色温下,人待着会感觉比较舒服,灯光的冷暖有时候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心情。
但如果是在书房、厨房,用色温值高的冷色调能让人精神更为集中,迅速进入工作状态。
显色指数代表着色彩还原度,显色指数高的情况下,物体色彩会更加真实,就像拍照有没有开滤镜的区别。
但也不要以为想要家里美美的,选择显示指数低的灯具就好了,显色指数如果太低的话,眼睛对物体颜色的判断就会失去准确性,长期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下,对视力会有各种不良影响。
考虑完灯具的内在,我们也还要让它跟外在相结合才行。
如今市面上的灯具造型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,不知如何抉择。
但是通过使用场景来选取,就会容易许多。不同场景对灯具有着不一样的要求,让我一起来看看吧。
客厅是家中高频使用的休闲区域,也是会客的主要场所,灯具除了照明外,也是重要的装饰品。
在这个空间里,一般用得比较多的还是吸顶灯,价格在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范围内,其次它便于清洁和维修,缺点就是在美观度上稍微略逊一筹。
客厅如果高度足够,可以考虑造型更为好看的吊灯,它的款式非常多样化,基本上各种装修风格都能应用上。
厨房使用时会产生油烟,在这个区域里灯具很容易脏污,选购时要优先考虑产品是否有抗物能力,清理起来方不方便。
像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吸顶灯就是很好的选择。
但有时灯具在上面照射下来难免有些阴影,这样在台面操作时就比较不方便,可以在厨房加上筒灯作为辅助,确保工作时的台面亮度。
卧室是休憩的主要场所,所以并不需要太多光照就可以满足,甚至可以不要主灯,直接用灯带、床头灯、台灯来满足照明需求,也是足够的。
卫生间用水比较多,环境潮湿,选择灯具时最好选有灯罩的,可以防止水溅进去。
吸顶灯和筒灯都是比较合适的选择,可适当使用镜前灯、灯带作为辅助照明灯具。
选购时需要注意,灯具外壳防护是有防护等级标准的,一般是字母IP加上两位数字,数字越高防护等级越好,如果是家中卫生间使用的话,推荐选防护等级为IP54以上的。
灯具的选购重点关注的地方就是亮度和应用场景两方面,以实用为主,美观为辅,保证照明度的同时,兼顾与场景的匹配度,就是选购灯具的不二法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