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材网 — 石材产业链服务平台
行业资讯服务 | 产品推广服务 | 行业会议服务 | 供应链服务 | 在线物流服务 | 企业官网建设 | 生意宝
请输入要搜索的产品名称
临矿模式异军突起 或将成为石材产业发展主流
2021-01-20 16:59:13 中国建材报

曾经,“小散乱差”困扰了煤炭行业发展多年,通过资源的整合、去产能、环保安全督察和加大违法违规整治力度,煤炭市场环境得到净化,经济效益持续提升,助力煤炭工业华丽转身,现在已然看不到民营煤老板的影子。

从煤炭行业的嬗变中可以看出,同为资源依赖型、生态环境敏感型产业的石材行业,必须要牢牢守住安全生产、绿色环保两条红线,在此基础上把产业做大、做强。

近两年,越来越多的国企、央企及大型资本纷纷介入石材领域,资本的逐利嗅觉已然感受到了石材的“高收益”。

中民石材产业集团是由金融资本、产业资本、政府资本参与,专注于全球石材产业“产、投、融、科技、专业团队”五维一体的产业整合及投资集团。不久前,中民石材产业集团董事长邱尚启对石材经营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分析。

中国的石材产业发展到现在,形成三大业务模式——平台模式、临矿模式、跨境模式。平台模式由来已久,可以说这种模式是伴随中国石材的发展历程起步的,完成了产业的积淀,主要代表为福建南安和广东云浮,这种模式在石材经营中占比达到70%以上,以加工厂+展示为载体,同时对接矿山和终端,在石材产业发展中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,较低的参与门槛,致使其贸易规模极大,引入的品种较为丰富,为终端用户提供了广阔的购买平台。

但随着产业进化和终端用户的需求提升,其弊端也逐步显露,包括其“两头在外”,以贸易为主的现状无法为终端用户提供一站式的集成服务,碎片化的销售和采购无法对上下游形成足够影响力,而传统的加工模式在环保、安全两道防线的高压下,愈发显得不合时宜。

再来看跨境模式,其优势为全球买卖、长期存在,但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,对以国际贸易为主要订单来源的天津和厦门石材企业而言,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明朗之前,应该逐步调整战略布局,将部分海外市场转移国内。

临矿模式则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经营模式,其以矿山+加工厂为载体,向终端用户延伸,临矿模式的主要代表为湖北麻城和吉林蛟河、山东莱州、福建漳州、河北易县,以及马上投建的广西岑溪,这些地区有矿山资源,有工程加工集成园区。

邱尚启对主要的临矿模式进行了逐一的分析:“山东莱州曾经是中国石材临矿模式的雏形,但是现在的停产状态。福建漳州石材曾经有百亿的产值,也被停产了。湖北麻城曾经小而散,但是政府统一规划、运营、管理之后,成为国家、省、市临矿产业重点示范区域,从矿山到园区运作有序,已经成为临矿产业领头羊,区域经济带动效益显著。”

通过这3个案例,可以看出临矿产业的优势凸显,政府、监管部门、企业、终端的价值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,在保障环保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,拉动了GDP,带动了就业,为当地赋税作出了贡献。

临矿模式的加工、展示、对接终端的能力非常强,具有产量大、产品稳定、供货时间可控,加工成本低等优势,形成了订单洼地。邱尚启认为临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需要政府、产业、投资、经营各方赋能,从产业端苦练内功,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,在绿色环保、安全生产两个领域加大力度,临矿模式或将成为石材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。

如何用金融和科技的力量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呢?邱尚启表示从投资领域,可以归纳为3点,金融创新、科技创新、渠道赋能。临矿产业可以从矿山到销售端,通过产业基金、供应链金融、税筹服务来满足有效需求。

他还表示,未来BIM系统的进入,打通了终端用户与资源之间直线链接通道,以及工业4.0和交易中心都是科技赋能的重要突破口。通过绿色矿山标准化运作、园区标准化运作,提供生产保障,以及从业人员的生活保障。

邱尚启表示因资源集成和加工集成的能力极强,临矿模式是目前大型基建工程的首选模式。但是该模式也受限于品种较为单一的影响,目前更多满足单一品种需求,因此临矿工业园也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,逐步将产品类型扩展至其他综合品类,以强化该短板。

邱尚启预测,未来的平台模式通过提升其智能化、集成化,提升加工品质和效率,将升级为集成园区模式,以满足终端用户需求。临矿模式在区域品种日益丰富的情况下,将打造成区域产业集散中心,构建绿色可持续、金融科技赋能、极具品牌价值的产业生态链,日益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。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生意宝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生意宝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123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关于我们   网站联盟   网经社   网盛供应链学院   网盛创新研究院
© 生意宝(002095)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 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:(浙)-经营性-2023-0192  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  工商执照  浙ICP证:浙B2-20090134